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帝国中兴> 第四十四节 老大是倒霉的代名词(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节 老大是倒霉的代名词(上)(2 / 7)

下,只能把地盘向东开拓。最重要的是守住徐州周边的既有地盘。他似乎预感了朝廷会让朱云天提兵东进,然后北上,抄他后路,与也先帖木儿来个南北夹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李二频频提升部下的士气,加固徐州城防。老流氓要拼命了。

看了情报,朱云天舒了一口气,李二和韩山童的起义都比历史上早了近十年,地点虽然相同,但形势发展完全无法同日而语。再过十年,元朝的国力就会衰退一半,元军的战斗力也不如现在,所以时间越晚,起义军遇到的麻烦就越少。但是现在来看,李二和韩山童的形势都很不妙。

韩山童被元军围住了,元军将领是也先帖木儿,这跟历史上完全相同,只不过时间更短。元军除了刚开始时遇到了点麻烦,后来的二次反扑基本上就稳定住了局面。李二的发展情况稍好,除了徐州之外,他还东进到了八义、宿州,集中部队对沐阳进行了攻打,但战线过长使他遭到了沐阳惨败,死伤七万余众,只好收回力量,重点屯兵于徐州南面的铜山,西面的萧县,以防备也先帖木儿和朱云天的部队偷袭。

这是无奈之举,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起义,都会遭遇到这样的战略思维瓶颈。起事之初,势如破竹,然而在打下几座城池之后,往往就会因准备不足,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灵活先进的战略战术,迷失方向,执著于守。那些失败的农民起义,无不在这一点上犯了错误,而成功者多是由于拥有一个或多个具备整体战略思维的指挥家,既精通军事,又擅长政治,能够把眼光放到全国,甚至在某种特定的时刻具备隐忍的智慧,最后终于成功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

显然,历史上的刘邦、朱元璋是后者,而李二、韩山童和后来的李自成就只能算是前者了。

朱云天打算亲自带兵,由徐达、汤和与李虎三名虎将陪同出征,完成这次的征剿任务。为了取得顺帝和脱脱更大的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