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寒门宰相> 一千五十二章 臣有上中下三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五十二章 臣有上中下三策(1 / 5)

当即与章越一并来至崇政殿正殿。

对于这崇政殿,章越非常熟悉,当年此殿名为讲武殿,后来为了政治正确改名。

当年殿试自己便在此殿两廊答题,之后殿试唱名以及御试也是在此。

章越入仕后第一个官职崇政殿说书,也是在此沾光。

如今崇政殿正殿上正是那幅熟悉的陕西五路地势图。

这张地图也代表了官家的决心,原先此图并不放在此处,但自熙宁九年起便摆在此处。

将殿试等其他场合都移作别殿,崇政殿内唯独与宰臣们商议兵事时使用,倒是恢复了当初‘讲武殿’的功能。

而这一幅陕西五路地势图,代表了天子心心念念所在。

现在作为涂色块狂人的官家已经将熙河路和秦凤路那一面的色块几乎涂满了,而中央赫然最显眼的乃西夏的兴灵腹地。

而从北面至南面分别是大宋的河东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

章越手持木杖对官家道:“陛下请看,夏国之右有两个经略使路,夏国之左有四个经略使路。”

经略使路的设置是有讲究,为什么是五个,不是三个,四个或者六个,七个。

因为一个经略使路对应西夏一个对宋进攻方向。

所以理论上宋朝对夏进攻方向有五个,分别是河东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过去还有一路是秦凤路,但随着章越对熙河路的突进,秦凤路如今已被熙河路包括在内,已经不与西夏接壤了。

所以说六个经略使路,对应的是五个西夏对宋朝的进攻方向,或者说宋朝对西夏的进攻方向。

“原陕西路地势破碎,沟壑纵横,唯有通过河谷川地往来。鄜延路沿洛河,环庆路沿马岭水,泾原路沿泾水,秦凤路则是渭河。”

“各路之间有山川阻隔,如子午岭遮挡在鄜延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