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皇太子> 第四百八十六章政绩(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六章政绩(上)(1 /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朝历代的君王,朝堂上的腐儒一直以为,想要社稷永传,就要想方设法的愚民,简直荒谬绝伦!”

朱慈炯看着面前已经一洗身上阴柔之气的苗宣赞赏道:“殊不知,这只不过是儒家大臣欺瞒君王的手腕而已,他们心里真正怕的是天下读书人多了,会影响到他们子孙进阶仕途的通路,真正一心一意想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纯臣,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苗宣的肤色因为长期奔波,显得更黝黑了几分,整个人直挺挺的站在朱慈炯的跟前,跟个标杆似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位正在聆听圣训的将军。

然而改变的只是肤色,苗宣对于万岁爷的忠心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改变,甚至因为时间的推移,忠心之上更是平添了几分敬畏。

若说整个大明谁对天下的改变有最直观的感受,不是朝堂上的诸臣,也不是只知道在大营内刻苦训练的新军,更不是被外人看来是眼线遍及天下的韩赞周,唯有苗宣不仅亲眼见过,更是有着切身的感受,体会到大明几乎日新月异的巨大改变。

他是凌驾于教育部之上的教育主管,是天子特旨督办全民教育的钦差,该他管的他管的一丝不苟,不该他管的绝口不问,以阉人之身,能得到朝内朝外一致赞誉的大太监古往今来不多,但他苗宣肯定算是其中之一。

这两年,苗宣的足迹遍及七八个省,处置乃至斩杀贪渎教育基金和阻扰教育发展的官员数以百计,亲自督察校舍质量,游说商贾捐款助资,鼓励百姓将子孙送进学校的事迹比比皆是。

如今大明县学、乡学遍地开花,新校三千余处,每一处几乎都曾出现过苗宣忙忙碌碌的身影,天子说了,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大明的社稷能否传承万代,他不能不上心,哪怕是累死在路上也是心甘情愿。

但是苗宣也知道,教育大计根本不可能一蹴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