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皇太子> 第三百一十章雄图(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章雄图(12)(1 / 4)

崇祯目光回到朱慈炯身上道:“那么文官乱政以致吏治腐败又有何解?”

朱慈炯笑道:“去年年底儿臣命黄得功之神武军和林森所率之逐日军北伐,历经数月驱逐满清,也正是前后大小数战让朝中百官意识到大明新军的强悍战力,原本对北伐持有悲观态度的官员也转变态度纷纷请旨督师,他们想要督师的原因明面上是说武将领兵,一旦势大必难再制,实际上无非就是看新军战力不俗,想要借军功获取政绩作为以后向上攀爬的政治资本,对此儿臣回了内阁一句话,父皇可知是何言?”

“何言?”

儿臣对史可法直言道:“‘武将祸乱祸害一隅,文臣乱政社稷必危’!”

洪承畴心里震撼,天子对内阁说出这番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满天下的文臣已经成为朱慈炯的防范对象,甚至不惜让武官做大,哪怕最后发展到割土封疆的地步也不愿意让文臣去钳制武将,因为在朱慈炯的眼里,文官的危害要远远高出武将,看来在圣武皇帝的朝中做官,那些往日的同僚们只能只求多福了。

“儿臣还说了,秦之李斯、汉之王莽、唐时牛李党争、宋时新旧之争皆对其朝亡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是儿臣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那就是若是大明亡了,东林党就是大明亡国的罪魁!”

崇祯沉叹道:“为父做了十七年皇帝,最大的错误便是轻信了东林,悔之晚矣啊。”

朱慈炯笑道:“肃清吏治乃亘古之难题,光靠杀戮难治其根,儿臣以为要想吏治清明,首先要有一个能够监督百官的职权机构,然后再设立有司监督此机构,相互监督互不统属,另外就是发展民间力量监督官员,内廷受理民间参劾官员之诉状,内廷与外朝历来不合,想必不会替外朝臣子多加遮掩。”

“你说的是锦衣卫、东厂还有你那个举告鼓制度吧。”

“启禀父皇,儿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