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其他综合>告别天堂> 后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后记(1 / 3)

你们好,我是笛安。

在我刚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完成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告别天堂》。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确意味着我和我自己的少年时代告别,可是我却并不觉得它是一本“青春小说”,或者说,并不全是。因为对于这个故事,“青春”只是背景,“爱情”只是框架,“成长”只是情节,而我真正想要讲述和探讨的,是“奉献”。

现在想来,我对“奉献”这个东西的思考的缘起,应该是一部感动了很多人的电影:《黑暗中的舞者》。当时所有的人都在赞美比约克演的母亲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为了自己的孩子的眼睛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那部电影并没能感动我,我自己也想了很久我为什么没有被这个其实很有深度也很有力量的故事感动,然后我发现:这个故事里的“奉献”,不是我生活的世界的常态。

我一直都觉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神圣的念头里也会掺杂一些不被察觉的私欲,最无悔的付出里也会隐藏着对回报的要求;善良的人因为善良而犯错,不善良的人却可以理直气壮地拿着自己根本不理解只懂得遵守的道德作武器伤害别人;……任何一种奉献的顶点都像宗教一般的虔诚和美好,都像珠峰上的积雪一样圣洁而温暖,但有一件事是我很想知道的:为什么那么多的作家或者导演都要让自己的人物在这个“奉献”的最明亮的顶点上死掉呢?是不是只有这样才能留住所谓的壮丽?如果这些人不死呢?他是不是一定会从这个顶点上掉下来?掉下来之后又会怎样呢?

我把我的疑问交给了两个美好而倔强的孩子,我的男女主角。我让他们带着我穿越那座城市,穿越那条河流,穿越他们之间纯粹却迷乱的爱,穿越他们对彼此真诚又尴尬的“奉献”。在这场根本看不见尽头的追逐中,我却意外地发现,是他们俩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正是那些神圣和自私间暧昧的分野,正是那些善意和恶毒之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