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其他综合>瞻玉堂> 第五章 黔国公一点心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黔国公一点心意(2 / 10)

丹珣戏谑道:“人家是没有慧根,你是没有文根。”

昌祺大起知己之感:“对啊,可能就是这样!今儿江先生要是问起,我就这么说。”

丹珣简直无语,云南的女孩子都这么天真吗?半晌夹着同情、无奈地笑道:“你可别对江先生说是我说的!”

二人口中的江先生,就是魏国府家塾中的掌塾,姓江名东之,是个少年进学的秀才。据说,当年老爷即第七代魏国公徐鹏举,请其来司塾时,非独学问好,品格更加方正堪为师表。因家境贫寒在此教书,老爷过世后亦未换人,算来有不少年了。

魏国府历代或袭爵或承继锦衣卫指挥,读书只是识字明理,并不为求功名,故功课相对简单,人也不多。如今就只有七爷徐君怿和几个远房子弟,从辰时上到午前,然后丹珣昌祺两个女孩子午后上一个时辰。听说原来还有三五个族中女学生,终究觉得识字即可、习再深无用且不当,都托词不来了。唯有丹珣性喜读书,一直坚持不辍,自昌祺来了有个伴儿,更是每日兴致勃勃。

走过紫薇园、入山茶圃、越荼蘼架、出芭蕉坞,再经叠落廊,就到了上课的地方,极为肃整阔大的一间书院,匾额上题着“静妙堂”。

依泉佳木赶紧进去铺好席位,二位小姐拜见过先生,一转身却看到徐君怿还在。江东之笑着解释:“七爷今儿还有些功课没完。”

徐君怿埋首书卷之中根本没抬头,昌祺跳到他的案前笑道:“七哥哥!”徐君怿一愣抬头,见是昌祺便笑了:“今儿你到得早。”并不理睬不远处的丹珣。

丹珣哼了一声,撇撇嘴角自行坐下,向先生请教起书中的不解之处。丹珣早已在读“四书”,比昌祺学问好得不是一点两点。按江东之的说法,魏国府家塾中的学生,也就是徐君怿与丹珣两个或有所成。

可是这两个得意门生,却势同水火。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