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民国之文豪崛起> 495【我心永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95【我心永恒】(1 / 4)

美国百老汇大街盛行的戏剧,脱胎于英国戏剧,而又发展出自己的独立特征。

刚开始的时候,英国戏剧的内容都和宗教有关,主要在教堂等宗教场合表演,因此被称为“礼拜剧”。“礼拜剧”渐渐的世俗化,转移到教堂外的地方演出,并增加了喜剧成分,但内容仍以圣经和圣徒的故事为主,这一阶段叫做“神秘剧”或“奇迹剧”。

至欧洲中世纪期间,基督教有意识地使用戏剧来布道,宣讲教义和伦理道德,所以出现“道德剧”。而贵族们为了享乐,往往在“奇迹剧”和“道德剧”之间插演娱乐短剧,这种短剧被称为“插剧”。

以上这些就是英国戏剧早期的起源和发展。

现如今人们提到的英国戏剧,其实就是从“插剧”演化而来的。它最初只是插演在宗教戏剧之中的陪衬品,但却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因此在都铎王朝建立后飞速发展。

为什么莎士比亚地位崇高?

因为莎士比亚代表着英国戏剧的最高成就——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戏剧的黄金年代,各种戏剧大师层出不穷,莎士比亚却能脱颖而出成为最耀眼的那个。

文艺复兴结束以后,英国戏剧一度没落,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风行欧洲。英国戏剧吸纳了法国情节剧的元素,对话增加了音乐伴奏,舞台上开始出现富丽堂皇的布景,戏剧艺术在英国开始渐渐复苏。

但从18世纪下半页,到19世纪上半页,这100年来的英国戏剧要么奢靡,要么低俗,要么爱得死去活来,完全不能跟文艺复兴时期相比。

于是萧伯纳出现了,王尔德出现了,这两位大师带领英国戏剧重登艺术高峰,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戏剧的发展。美国百老汇那边的编剧和演员们,都得恭恭敬敬地喊萧伯纳和王尔德一声祖师爷。

如今王尔德已死,萧伯纳却活得好好的。因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