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民国之文豪崛起> 311【步步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1【步步错】(1 / 5)

事实上,中国收回中东路,确实有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那就是苏俄刚成立时的1919年。

列宁为了取得中国的认可和支持,表示愿意放弃沙俄时期在中国攫取的所有权益。到1920年,苏联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重申了第一次宣言的各项原则,并提出和中国共管中东路的意向。

然而当时的苏联属于洪水猛兽,北洋政府害怕和苏联建交后,会得罪英法美等列强,对苏联释放的两次“好意”不予理会。

那个时候张作霖的实力也不够,对外忙着跟段祺瑞中央玩阴谋诡计,对内忙着收拢东三省大权。他要是能腾出手的话,直接武力收复中东路即可,多半还会得到列宁的赞赏。因为当时驻守中东路的俄军和职员,都是沙俄残余,在苏联政府眼中属于“白匪”。

仅仅在“第二次对华宣言”的一年后,苏联大致平定国内混乱,第三次派人来华。这时北洋政府又怂了,迫于压力只能跟苏联建交,可列宁当初许下的承诺却翻脸不认账了。

白白浪费了大好良机!

苏联在中东路的控制权,除了铁路外,还有电报、电话、矿山、图书馆、天文台、学校等。

年初的时候,张学良下令收回中东路电话权,苏联其实是默认的,只是要求偿还数百万的电话安装费。

甚至在两个月前,常凯申为了对付冯玉祥,害怕张学良和冯玉祥联手,故意密电张学良,称:冯玉祥组织护党救**叛乱,与苏联驻哈尔滨领事有关,意图把东北彻底赤化。

如此低级的挑拨离间之计,张学良居然信了,或者说不敢不信,因为苏联在东北确实有各种小动作。

张学良顺势搜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并把总领事都抓走,一共抓捕苏联各类官员、职员39人。

苏联其实不想跟东北军打仗,因为其国内正在实施一五计划,缺钱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