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圣祖> 第二四二章 花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四二章 花钱(1 / 5)

又在外面逗留了十来天,彻底将船厂和盐场了解一番后,朱由校便回到了京师。

总的来说,船厂的情势并不乐观,虽然有着大批的能巧匠,飞剪船的改造设计也有了突破式的进步,但原材料严重不足。在两三年后辽东送来的大木料阴干前,船厂怕是彻底废了,产完那三艘千料的盖伦船后,便彻底停工。

对自己生产原料绝望后,朱由校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确切的说,是骆思恭的身上,希望抄家的时候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木料,不然他将势力延伸到海洋上的想法就彻底泡汤了。

朱由校在天津待了五天,然后便转道去长芦盐场视察了下工作,这是目前他下金蛋的母鸡,绝对不容出任何差错。在皇帝离开港口后,整个天津,又开始了忙碌。没错,现在船厂是不开工,但不代表没有事情做。

港口修剪好了,但是防御工事却没有,尤其是炮台,那是一个也没有。有了宁波的事情后,朱由校对港口的安全性十分的重视,因此临走前,他下达了命令,修建炮台。

好在,大明的皇帝也不是都不干正事,前有几个为了防备海上的威胁,在这里设立过一些炮台,比如大沽,如今朱由校想要重新修筑,那就容易多了。

离开天津,朱由校来到了长芦盐场,如今这里可是大变样,彻底成了一个盐山堆积的地方,广阔平摊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晒盐场,白花花的盐像小山一样,到处堆着。

如今长芦盐场已经走入正轨,归到了内府生产部的辖下,专职晒盐,其他一概不管。至于销售,自然是到了销售部,由当地的天宫商号定价分派。各地的盐商在长芦的天宫商号中签订协议,竞争代理人资格。

朱由校废除了传统的盐引制度,转而采用代理人制度,以县一级为单位,每个县竞价出一名代理商,代理商在天宫商号交钱进货,然后拿着收据,到盐场提盐,自己运回县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