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圣祖> 第二一六章 海军之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一六章 海军之痛(1 / 5)

五月一日,在朱由校凯旋而归的时刻,俞咨皋率领的海军舰队也同时返回,甚至由于空船而归,回来的比朱由校还早。

十艘炮舰,两艘飞剪船,三十艘两千料以上的大福船,三百多艘中小型福船,一时间将整个天津港几乎塞满了一般,如云的船只,令俞咨皋笑的几乎合不拢嘴。

作为将军,那个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兵马多些。

在港口修整三天,给水手炮手们放了个短假后,俞咨皋就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运载秦良玉的六千白杆兵去东南平叛。当然,平叛人选中也包括了他自己,秦良玉负责陆上,他则负责海上。

俞咨皋是福建人,此次南下平叛,虽然最远不过到浙江,但离家也很近了,自己回去一趟也没什么。和自家老爹不同,俞咨皋对人情还是蛮精熟的,他深知,作为一个掌兵的将领,不能太完美了,必须要有些瑕疵。

因此,对于这次南下后,假公济私的带着舰队去福建转一圈,回老家看看,他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干的轻松惬意。

是以,从天津港离开后,俞咨皋的心情一直都很不错,一路上和秦良玉聊的也很嗨,完全是一副荣归故里的样子。

这次出来,由于人少,俞咨皋就没有带小船,炮舰和三十艘福船足够将所有人和补给给装下了,因此整个船队小了很多,没有北上时的臃肿。两次直观的对比,让俞咨皋再次对大船的作用有了个深刻的印象。

难怪陛下说海军的根本就四个字,巨舰大炮,如此言简意赅的就道出了海战的真谛,陛下真神人也。越是接触的时间久了,俞咨皋对于皇帝的言行就愈加佩服,其眼光之长远,让人望尘莫及。

大明的航海业除了初立国时,后面并不发达,港口也少,海军除了出来时在登州停驻了一晚后,就再也没有进过港口,直扑目的地,宁波。

在上海没开发的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