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圣祖> 第一七零章 大动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七零章 大动2(1 / 5)

高居金銮殿皇帝宝座上,朱由校俯视天下。

天津船厂正在全力开工,十个干船坞全部上马建造盖伦船和飞剪船。这两个船只的优点结合实验耗时良久,朱由校没有这么多功夫却等,他自己也不是船舶设计专业,不能给造船大匠们任何意见。

因此,只好先用你经过时间验证的盖伦船和飞剪船,十个干船坞,七艘盖伦船,三艘飞剪船。其中最大的一艘盖伦船有三千料,折合成排水量的话是一千五百吨,这放再此时的西方也是大型战船了,光是甲板都有三层,按照设计,一侧船舷能架设七十五门火炮。

十艘战船,从最大的三千料到最小的一千料,各个阶层的都有,这是船厂在积累造船经验,若是这次大造船活动成功,朱由校能获得一个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厂。

此时工业化还未开始,海上还是风帆战列舰逞凶的时代,东西方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多大的差距,只是些许的思路不同,是以只要在思维上稍稍一纠正,以大明的技术,西方有的任何东西都能造出来。

天津港口也在不听的建设,除了停泊位置外还有修建炮台以及海军基地,这里将是帝国海军的主基地。此时负责这里修建的是罗清,一个走镖出身的逃人,因为很早就跟随朱由校,虽然还没有获得什么官身之类的,但俞咨皋也对其比较客气和看重。

至于这里的盐场,都交给老周头管理,盐场规例已成,主要供应的也是京师,不需要什么大的变革变化,只要维护守城即可,这个老周头这个老盐工出身还是能干的。

至于刘斌,则带着盐场一批年轻的骨干跟着汪文言去长芦了,他们准备以那里为中心,整合整个长芦盐场,划分晒盐地域,规范盐业销售。

天宫作坊那边,纺织厂开始开工,脚踏式缝纫机对于这个时代制作衣服的速度来说直就是凶残,一条流水线一天下下来能够生产五十件衣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