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我是木匠皇帝> 第二百一十一章 阎应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一章 阎应元(1 / 6)

轻轻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有些为难的看着孙传庭,眼中的神色颇为复杂。杨嗣昌这个人后世对他的评价很差劲,他害死了卢象升和熊文灿。招抚陕西的张献忠等人本来是他的计谋,张献忠降而复叛,杨嗣昌就让熊文灿顶了罪,将熊文灿斩首,传首九边。

在后来的战役之中,因为和卢象升不和,使得卢象升战死沙场,含恨而亡。这样的人天启皇帝无论如何是不会启用的,三大营以后会有大用,如此重要的位置,天启皇帝怎么可能放给他呢!

静静的想了想,天启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当年上大学的时候,第一看到这个人的事迹,天启皇帝感慨颇深,久久不能释怀。在这个时候,天启皇帝终于把他想起来了,这个人就是明末抗清第一人阎应元。

缓步的在大殿里来回的走动,天启皇帝慢慢的回忆自己的记忆,天启皇帝记得很清楚,史书上是这样写的:阎应元,字丽亨,汉族,北直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天启皇帝到今天还记得,自己看到这段记载的时候,险些泪流满面。一个江阴县的典史,在大明朝的官员里来说,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官员。可以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但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更有着卓越的才能。时至今日,天启皇帝还记得阎应元死前刻在江阴城头上的那首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想到这里,天启皇帝不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八股取士。靠着八股文选出的官,全都投靠见建奴了,可是像阎应元这样的人才,却被埋没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