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都市言情>淘宝人生> 第三八零章 真迹赝品(求票,求支持,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八零章 真迹赝品(求票,求支持,求订阅……)(1 / 5)

第三八零章真迹赝品(求票,求支持,求订阅……)

“董、展”,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指北周末年到隋朝初年的两位大画家董伯仁和展子虔,在当时他们两人属于最杰出的画家,两人的画一南一北名声齐平,世人以“董、展”称之。

两人都是集山水、人物、花鸟等多种画法为一体的当代大家,展子虔的山水画最为传神,有咫尺千里之势;但是在界画上的功力稍稍差那么一点,实力要略逊董伯仁半筹。后世也有人评价说: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

在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作者张彦评价展子虔的界画“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而董伯仁的界画则是有“楼生人物,旷绝古今”的评价。

而展子虔在山水方敏的造诣却更加精深,他的画法直接影响了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开创出中国山水画的一个流派“金碧山水”,造就了山水画的北宗之祖李思训,被后人誉为唐画之祖。

董伯仁祖籍河南,也继承了河南人固有的精明,而出身山东的展子虔却要相对耿直一些。两人同入隋朝之后,展子虔的官位只做到了朝散大夫和帐内都督;而董伯仁比他更讨皇帝喜欢,做到了光禄大夫和殿中将军。

和其他的早期中国画家一样,在纸面上绘画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壁画工作。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因为是作为寺院和墓葬等处的装饰,其中的一部分被很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对今人研究当时的绘画艺术意义重大。

而这两人的卷轴画作,则是由于历史战乱和保存条件等等的诸多原因,基本没有流传下来的。目前所知的也仅有两幅疑似的作品,故宫博物院一幅展子虔《游春图》和台北故宫一幅董伯仁《三顾茅庐图》,在此之外不见任何作品传世。

任谁都没想到,在这件流传到英国的清早期闷户橱里,居然藏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