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都市言情>淘宝人生> 第二九九章 进化(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九九章 进化(中)(1 / 6)

瓷胎都是已经烧好了的,上柚的程序也不复杂,褚铁眼让集辰也一起上手,前前后的两个人也就用了不到半个钟头,十件瓷器就已经入窑了。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专门用来烧制陶器的窑口,叫做“xué窑”:到了商周以后,随着瓷器的出现,又发明了升焰式的窑炉。但是在当时都是把陶器和瓷器放在同一个窑口里来烧制的,并没有专门烧制瓷器的窑口:到了东汉时期左右,才出现了专业的烧瓷窑口。

一般来说,瓷窑的形式有馊头窑、龙窑、阶级窑、葫芦窑、蛋形窑这几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馊头窑,又叫做圆窑,是最古老的瓷器烧制窑炉,在北方平原和高原地区使用最多:南方因为山区和半山区多一些,就出现了依山而建的龙窑,也就是长窑。

阶级窑和葫芦窑都是由龙窑演变而来的,阶级窑是福建德化窑的主流窑口形式,现在日本的不少窑口也是借鉴了这种形式:葫芦窑得名于其形状,就像一只倒在地上的葫芦,发展到后来就演变为蛋窑。

蛋窑是由景德镇的工匠研究出来的,因此又叫做景德镇窑,蛋窑结合了南北不同窑口的优点,高产低耗易于操作,可以说是烧制瓷器的最佳传统窑炉形式,欧洲有很多的窑口就是仿蛋窑设计的。

张辰管褚铁眼设计的窑炉叫做“褚氏窑”今后就要把这个称呼延续下去,无论到了何年何月,都要让人们知道,褚铁眼在瓷器方面的成就和功劳。还有褚铁眼烧出来的瓷器,他也要想个漂亮的名称来冠上去,把褚铁眼的名字让每一个喜欢瓷器的人都知道。

祜氏窑的形式不同于所有的传统窑炉,按照上扩下窄的形式修建,采用现代的浇筑方式,配合加厚的耐火保温材料层,以保证窑内的温度在高压之下能够达到恒定,不至于因为炉壁散热的原因而导致窑内温度不稳定。

保温层表面每隔三十公分就有一条走水的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