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宋王> 第六二〇章 做贼心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二〇章 做贼心虚(1 / 5)

赵顼在为赋税的事情发愁时,赵昭已经动身前往永安了。

此番谒陵,随行人员有三千人之多,礼仪周全,隆重程度空前。

赵昭摆开秦王仪仗,从汴京出发,身后浩浩荡荡跟随有三千多人,队伍绵延,声势浩大。

沿途有不少百姓围观,每到一地,都有不少人前来拜会秦王,起到的宣传效果当真不错。更多百姓知道秦王的存在,其威名和功绩也广为传送,如今更多了仁厚孝顺的美名。

由于百姓太过热情,两百多里,队伍走了七八日才到。四月初五出发,四月十三刚好赶到永安。次日四月十四是宋仁宗生辰,正好扫墓祭祀。

宋朝皇陵的选址十分特别,是在嵩山以北,黄河以南的一块黄土岭上,基本地势南高北地。这与华夏传统坐北向南,北高南低面阳的传统有些区别。

选址此地,据说是太祖赵匡胤的决断。他曾经想要迁都洛阳,却遭遇弟弟赵光义和群臣反对,最终未能成功。开宝年间,太祖在洛阳举行郊祀大典,返回汴京时,途径埋葬父亲的永安陵时,感慨万千。对大臣们表示,生不能居西京,死后定要安葬此地。

所以太祖的永昌陵便选址此地,继而成为大宋皇陵所在地。邵雍曾经告诉赵昭,皇陵选址此地是有缘故的。

邵雍称皇陵所在地正是风雨所会,阴阳所合,天地的中心位置,是帝王所居之地,嵩山的峻极峰正是天和地的中心。

同时,唐宋时期正好流行五音利姓的说法,即姓氏与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对应。赵对应的是角音,要求在都城的西方选择陵墓,还要求东南地穹,西北地垂。

巩义附近正好符合这一要求。背靠嵩山,面对黄河与洛水,也符合角音需要山之北,水之南的要求,从而出现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陵寝地势。

宋真宗景德三年,朝廷从巩义、偃师、登封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