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宋王> 第四七八章 扬眉吐气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七八章 扬眉吐气时(1 / 5)

宋太祖于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将各地的精兵收归中央,统一成为禁军,剩下的老弱士兵留在本地,称为“厢军”,隶属侍卫司,实际上只是管辖厢军的“名籍”。厢兵主要从事各种劳役,因而也称为“役兵”。

相比与禁军,厢军无论是在待遇还是纪律,以及生存状况而言,都要差许多。毕竟禁军要么是拱卫都城,要么是驻守边疆,防御敌军,所以必须要要求严格,素质高,待遇好,战斗力要强,最为重要的是军纪严明。要知道,禁军从招兵的那一刻开始,枢密院可都紧紧地盯着,厢军就显得不受重视了。

厢军也分为步兵和马军两个部分,步兵主要就是一些劳役,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成分十分复杂。相比于禁军,完全就是后娘养的。至于厢军之中的马军,相对来说就比较特殊了,他们承担了一个重要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

延边各州县的厢军是算到边防军体系中的,在粮草、军饷和平日的训练和管理各方面可能更为严格一些,但是内地州县的厢军就比较凌乱了。

不过好歹是一支军队,管理上也不能太松懈。地方上的厢军主要是知州来统领,按照大宋朝的规则,其他的官员是不能随便插手的。通判的作用配合知州,监视和制衡知州,但是在军事这方面却不能插手,这是原则性问题。

所以范季云在博州只手遮天,甚至可以架空李儒,可是厢军方面却染指不得。军队在任何一个王朝都十分敏感,也是帝王最为在意和猜忌的地方,所以他不敢过分。即便是韩琦,也不可能在这个方面破坏规矩。给予支持。

不过因为博州并非在前线,平日里厢军根本没有出动的机会,对博州的政务和局面没有什么影响,对他们的利益也没有影响。所以范季云也就并未在意,照常办事,并未将一帮兵痞放在眼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