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宋王> 第二九六章 回京之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九六章 回京之路(1 / 6)

韩绛之所以不可小觑,除了他自己是高官外,他还有两个非同一般的兄弟。

韩绛、韩缜、韩维乃三兄弟。

皆是高官,韩绛官拜参知政事,陕西路宣抚使;韩缜为淮南路转运使,韩维似乎籍籍无名,却更加不可小觑。

仁宗朝,韩维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后来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

当时的淮阳郡王正是宋英宗长子,现在的皇帝赵顼。记室参军乃是王府重臣,韩维在赵顼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后来理所应当地成为东宫属官,太子心腹。

皇帝登基之前便是心腹,登基之后更是非同一般,前途一片光明。

熙宁二年,韩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韩家三兄弟同朝为高官,一时间成为美谈。

结果前不久因为与王安石议论不合,被迫出知襄州,可以说是遭到了贬谪。

值得一提的是,王安石之所以能进入赵顼的视野,逐渐被重用,并且获得如今的宰相之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维的推荐。

赵顼登基之初,便有改革变法之宏图大志。

可是韩琦与司马光等人反应十分冷淡,让他很是失望。甚至特意允许坐轿子,将参加过庆历新政的富弼老先生请到皇宫,得到的是同样的反应。

赵顼无可奈何,朝中诸位大臣都指望不忘,只能另辟蹊径,另选贤良了。

这个时候,他的心腹韩绛为他推荐了一个人,那便是王安石。

彼时,韩维与王安石算是至交好友,韩维知道王安石的才学能力,以及变法之心,正是皇帝需要的人才。

正是因为知根知底的韩维大力推荐,赵顼才召见王安石,不断提拔,拜为宰相,主持变法大局。

单从这一点而言,韩维对王安石算是有知遇之恩。

按理说,王相公应该予以回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