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疯狂> 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崇焕这个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崇焕这个人(1 / 6)

袁崇焕的个人经历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有兴趣的话,同样可以找史料和百度一下,这里同样不灌水了。在这里,笔者主要说说,到这以前,袁崇焕的一些主要事迹,以及为什么袁崇焕在当时的崇祯皇帝和大臣们心目中,成为了众望所归的,解决辽东局势的大臣的。

袁崇焕在刚考上了进士,在福建做一名县令的时候,利用自己到京城考核的时候,巡视边关,考察关外形式,并且向朝廷呈交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和解决办法。

这件事使得袁崇焕声名鹊起,他立刻得到朝廷的重用,升官并调任到辽东。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明朝朝廷是多么的缺乏军事人才。

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袁崇焕是位忧国忧民的,勇于任事的人。而且可以这么说,终其一生,袁崇焕的这两个优点都没有减退过半丝半毫。

袁崇焕在到辽东上任以后,在当时辽东督师——孙承宗住持的宁锦防线的大战略下,也在孙承宗的指挥下,收复了辽东大片的失地。使得辽东的局面,说不上扭转吧,但起码是好转起来。并且使得辽东的局面平稳了下来。

这里就要说说孙承宗的宁锦防线。宁锦防线其实是种防御状态下的绞杀形进攻战略。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建立一个个坚固的堡垒进行防御,其实,它的本质是限制后金军队的机动,逐一威胁和拔除后金军队的一个个战略要地,逼迫后金军队不得不去攻打这些坚固的堡垒,以达到大量杀伤后金军队有生力量的目的。

这个战略就有些类似于第五次反围剿中的碉堡群战略。最后也逼迫着赤军不得不丢弃zhongyāng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但是这个战略有着以下的一些缺点:见效慢、时间长和花费的钱粮多。所以,在明朝财政窘迫的情况下,更因为魏忠贤和孙承宗在政治上对立的情况下,孙承宗只能够无奈地辞官回乡了。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