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伐清> 第三十一节 大敌(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节 大敌(上)(1 / 5)

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曰,渝城。

川陕总督李国英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呆在渝城,亲自镇守这个嘉陵江、长江上的重镇。顺治生前确实履行了他对李国英的保证,源源不断地给陕西送去额外的补给。依靠这些经费,李国英不但能招募新兵,保证从保宁向渝城的持续运输,还给嘉陵江水师以适当的拨款;在保证陆军快速恢复元气的同时,让水师能够维持下去,甚至能保证一个月进行一次训练。

邓名率领主力前去武昌的时候,李国英判断邓名很快就会返回,所以并没有让自己弱小的水师趁机出去搔扰的打算。但不久后李国英就得知邓名顺流而下,直奔江西去了。强大的西川水师已经远离四川而去,渝城城又看到西川的船只络绎不绝地往来于长江之上,这自然让李国英有了攻击的目标。

不过尽管西川的水师主力已经离去,但万县的袁宗第一直在努力保护着这段长江航道,而李国英之前既然没有想到邓名会再次离川远去,自然也不会有让嘉陵江水师出去挑战强大的西川的念头;直到再三确认邓名越过武昌后,李国英才急忙追加了给嘉陵江水师的拨款,增加了训练强度。

所以在最初一段时间里,虽然只有万县袁宗第的水师再加上邓名留下的部分战舰,清军水师照样被堵在嘉陵江里不敢出去。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国英的水师渐渐变得强大起来,给长江航运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万县的距离则抵消了明军战舰上的优势,。

尽管张勇等将领开始请战,但李国英仍不愿意冒险,他决心尽可能地利用占据渝城带来的地理优势,经常姓地把水师放在江口向明军的船队耀武扬威;为了防备清军随时可能发动的突袭,明军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呈小船队规模通过渝城,而是每次都要在叙州或是万县完成集结,然后在明军水师主力的重重掩护下才渡过渝城。

每次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