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一世骁雄> 第二百一十五章父子兄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五章父子兄弟(1 / 5)

赵元檀一行人是在七月间盛夏才回到京城。毕竟是太子殿下,不可能轻车简从,更不可能白龙鱼服,加上一众僚属和护卫仪仗,乘船走水路二十余日,这还是因为到了雨季运河畅通。

太子出外这一年之内,统帅十万大军南下,坐镇扬州居中调度,节制诸军,使江淮之乱几乎平定,剩下的几个州的失地,拿回来也只是时间问题,这番功绩自然是让朝臣们赞叹不已。

虽然不曾亲自指挥大军作战,但作为太子殿下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使得局势转危为安,已经是功德圆满了。

毕竟谁也不能让太子殿下去亲临两军阵前指挥大军冲锋陷阵吧?

道君皇帝下令百官出迎,这也是应有之义。并亲自主持了告捷太庙的盛大仪式。

同时在献捷仪式上,赦免了吴王长子的死罪,因为他有献城之功,改为圈禁。

吴王二子因为曾经率军与官军作战,不赦,赐死。

吴王三子赵成淇,未曾有对抗朝廷之过,并在其父死后翻然悔悟,助朝廷武安侯迫降叛军数万人,免去其株连之罪,封其为镇国将军,奉历代吴王宗庙。

毕竟吴王一脉是太祖嫡传,初代吴王也有功于国。

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对于吴王三个子嗣的处理,居然如此宽容?还能活两个?

不过众人细想一下,也都明白了朝廷的此举的深意。

因为叛乱还没完呢。

这几个明显翻不起什么风浪的吴王之子宽容些,一方面显示了朝廷的宽宏大量。

这也是给称帝的赵成浚看的。

倒不是要让他幡然悔悟,去帝号投降,而是让他知道。

有活路,你没走。接下来对余下的叛军如何狠厉,都不会让人觉得朝廷的不够宽容。

接下来的一份旨意就宣称赵成浚此人,先是“蛊惑”吴庶人赵德玉作乱,然后又自己称帝,奸恶无比,图谋神器...立即开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