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顶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第440章 马超夺天水,赵云遇韩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0章 马超夺天水,赵云遇韩德(1 / 4)

刘封始终认为,毫无底线的发善心,行圣母之举,那是取死之道。

得了一个所谓的仁义之名,却给自己的部队戴上沉重的道德枷锁,最后在对手的嘲笑声中,名声和力量一起轰然倒塌,万劫不复。

便如刘璋一般。

真正的仁义,从来都不是这样!

威慑强大,守护弱小,审时度势,还要洞察人心!

以此谋求同心协力,发展壮大。

这做起来很难!

需要极高的政治手腕。

所以真正以仁义为名的政治,不是一般人的玩明白的。

在刘封的操作之下,庐江饥民得以活命,无半分抱怨,皆感刘封活命之恩。

刘封待另一批粮草送到,庞统与张飞突袭北道截获了送往襄阳的粮草。

有了这些粮草,刘封也开始给庐江饥民加粮,让他们回归生产,休养生息。

这期间,刘封走访乡间,询问探访各地县令,里正,百姓。

倾听他们的心声,帮他们筹划来年耕种之地,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

因为这两年季汉三州有诸葛亮理政,刘封一边带着老婆旅游,一边就干这种事来着,所以干起来得心应手。

继续塑造一种悲天悯人,仁义无双的人设。

他知道,自己表现出来那部分多少有表演的成分。

他信手拈来。

但,想使百姓安居乐业,富裕幸福的心却是真的。

后人皆言: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刘封却想建立一个恒强恒久的大汉。

君王为保住皇位和统治,多用驭民五术,以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刘封未来的理想却是建立一个与之理念截然相反的国家:智民,强民,乐民,富民,忠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